问题 | 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是什么 |
释义 |
1、 屋面防水工程中接缝多且复杂。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有不同的设计。根据节点设计原则,许多节点包括:屋面檐口、天沟、落水口、泛水、压顶、防水工程变形缝、分格缝、穿防水层管道、预埋件、检修孔、施工缝、地漏、防水层端部等,应综合考虑结构变形、温差变形、收缩变形和振动等因素。应在接缝处增加附加层,以适应基层的变形。在防水层施工中,宜采用空铺法,在选材上可采用高弹性、高伸长率材料进行相应处理。 1.2采用柔性密封,防排水结合,材料与结构防水结合。 1.3节点应设计成卷材、涂料、密封、刚性防水材料等多通道互补设防。 1.4考虑整体设防能力。关键是防水耐久性。因此,接头所用材料的性能指标应高于其他零件,特别是耐老化性能。 此外,由于每个建筑不一定相同,因此需要单独设计。此时节点的设计应灵活多变,即设计应参照设计原则和标准详图并结合具体情况,不宜统一采用标准图。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的要求,主要节点结构设计如下。 2.1檐口 无组织排水檐口分为预制式和整体现浇式。大部分檐口端部用密封材料固定。设计处理:檐口末端有凹槽,末端压入凹槽内固定,密封材料密封严密,顶部也可抹水泥砂浆。 2.2檐沟和排水沟的设计应侧重于确定排水坡度。另外,对于容易产生变形裂缝的地方,如天沟、檐沟、屋面接缝等,应加铺附加层并空置,空置层宽度应为200mm。外檐密封防水层应采用水泥砂浆固定密封。 2.3出水口和地漏的设计应选择与防水材料相适应的出水口附件和管径。出水口与底座连接处留有凹槽,并嵌入密封材料。合理确定出水口的高程和坡度。出水口周围500mm范围内的排水坡度一般不小于5%。该防水材料适用于涂装,制成无接缝的整体膜,并铺设附加层和防水层。 2.4泄漏的原因之一是闪蒸处理失败。目前有三种改进方法: (1)当砖砌女儿墙泛水不高时,可直接在女儿墙压顶下铺设卷材,压顶应防水。 (2)当墙是砖墙时,应留下凹槽,而不是悬挑屋檐。过去,悬挑屋檐经常开裂,导致渗水从防水层后面流入屋内。在现行设计中,防水层的端部应固定密封在槽内,槽距屋面找平层的最小高度不应小于250mm,槽的上壁也应防水。 (3)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端部可用金属条钉牢,并用密封材料固定。 2.5封顶 过去,封顶设计多为砌砖抹水泥砂浆,或预制混凝土块、现浇混凝土封顶。但是,由于收缩和开裂而出现渗漏现象。为此,为了提高压顶的安全性,采用了金属压顶或合成聚合物辊压顶。 2.6变形缝分为一般变形缝和高低跨变形缝。变形缝的设计应采用泡沫塑料或沥青麻填充,上部应填充衬垫材料,并覆盖高伸长高强度卷材。顶部加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 以往有高低跨变形缝挑檐的做法,但操作难度很大。现在也改为线圈密封处理,用金属盖板进行外保护。 2.7穿过防水层的管道有很多种,包括从屋顶伸出的排气管、穿过卫生间的管道、穿过地下室的管道和水库墙壁的管道等,以防止混凝土收缩和管道周围的裂缝造成渗漏,管道与混凝土之间应留沟槽,一般为20﹣x﹣20(mm),填塞密封材料,管根应垫高1/10排水坡度排水,然后做防水层。并要求防水层与管道粘结牢固,然后用密封膏密封。地下室、水库、卫生间采用套管防水处理,即浇筑混凝土时先预埋套管,并焊接若干止水带。当管道穿过套管时,两端填充密封材料。 2.8有水平和垂直的入口和出口。水平出入口多为开门的水平出入口。出入口防水层端部应压在混凝土台阶下,防水层泛水处应设防护墙。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层端部压在混凝土压顶圈下。 2.9分隔缝 常见的分隔缝有结构层、找平层、刚性防水层分隔缝。分格缝的防水处理可采用埋封料、铺卷材或铺地砖等方法。嵌缝密封的最大宽度一般不大于40mm,最小宽度不小于l0mm。应为外露的分隔缝提供额外的保护层。 2.10施工缝 一般情况下,施工缝不允许留在防水混凝土中。在地下建筑、贮水池等工程中,水平施工缝可留于竖墙上。施工缝分为结构施工缝和材料止水施工缝。二是排气顶、隔汽层、分离、汽提等方面的设计。由于保温层、找平层含水量过大或淋雨时不干燥,必须在其上铺设防水层,容易造成保温层失效或防水层鼓包,影响质量。因此,屋顶应视为排风屋顶。 排风顶的设计是在保温层中留一个槽或穿孔管,并在交叉处设置一个垂直的排风孔(管),使水分蒸发后的气体能顺利排放到大气中。 预留槽形成的排气通道为20~40mm,排气管直径为?25,与找平层分格缝重合。 排气管之间的距离应为6米,垂直和水平设置,屋顶区域每36平方米应设置一个排气孔,排气孔应防水。 2。防潮层 在绝缘层下面做一层防水层,称为防潮层。为了提高防水质量,根据一定条件设计了隔汽层,规范对隔汽层的使用进行了限制。在北纬40°以北,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0%的地区,或其他地区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的地区,保温屋面可设计防潮层。隔震,又称隔震,是指设计时在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为避免变形的相互影响而采取的隔震措施。如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与结构基层之间设置无粘结隔离措施,即“分离式屋面”。隔震层采用纸面砂浆、低标号砂浆、砂层、塑料薄膜、干铺油毡等材料。 对于建筑物的女儿墙和山墙,裂缝是由屋顶结构层的热膨胀和冷缩引起的。设计中应预留结构层与女儿墙、山墙之间的空隙,即采取分隔措施。 柔性防水材料、金属防水材料与刚性保护层之间、刚性防水层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