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保证?哪些单位不能作为担保人
释义

担保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书面协议,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哪些单位不能担任担保人根据我国《担保法》,有些组织不能担任担保人,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只能担任担保人。这些组织包括: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享受国家预算拨款,只能用于履行相应的国家职能和支付工作人员工资,不得用于任何经营活动,包括为他人提供保障。但是,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的贷款进行再融资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机关可以作为担保人。

2。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公共利益设立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从事与公益事业无关的经济活动。如果让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充当担保人,势必损害公共利益。因此,我国《担保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不得作为担保人”。三。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是指企业法人依法设立并取得营业执照,具有一定对外经营权的分支机构、工厂和营业部。企业法人职能部门是指企业法人设立的内部职能部门,如人事部、财务部、车间、,等
    

由于企业职能部门既没有法人资格,也没有对外经营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对外经济往来,包括提供担保。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但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有其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担保。可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不能作为保证人,这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当您需要赞助商时,您不能选择这些团体作为赞助商。如果你的情况更复杂,法律咨询网还为律师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参加法律咨询。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1: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