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审计监督 |
释义 | 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国家财经法规、方针政策,运用专门的程序和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监督、评价和公证活动。审计监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审计监督形成制度。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工作制度,其中以英国的审计制度最有影响和最有代表性。我国审计监督的最早出现于尧舜时期,西周时期,随着国家制度的形成和完备,审计监督制度也初步确立。北宋时期,设立了“审计司”。民国时期,在监察院下设审计部。由于旧政府的腐败,审计监督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人民政权就开始建立审计制度,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等各级审计机构,在保障革命战争所需的财力、物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审计制度。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设立审计局。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是:对政府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是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表现在:(1)组织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必须单独设置,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依法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任何人不得干涉和阻挠。(2)业务上的客观性。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不介入经济业务,与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事项既无利害关系,也无责任关系,在审计过程中,可以客观地、不带偏见地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公正的结论。(3)法律上的权威性。审计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审计职权也由国家依法赋予,审计行为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审计报告、结论、决定等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审计监督是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它不仅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监督,而且对其他经济业务监督活动实行再监督。审计监督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