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作为帮助犯量刑是怎样的
释义
    不作为帮助犯量刑是怎样的
    不作为帮助犯在量刑上还是明确。主要有从重、减轻、甚至是免除惩罚。即使当事人没有实际性的参与犯罪,但对犯罪分子有所帮助,这也构成犯罪,纵容犯罪分子和犯罪活动,当事人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酌定量刑情节
    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
    1、犯罪的手段
    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
    3、犯罪的对象
    4、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
    5、犯罪的动机
    6、犯罪后的态度
    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8、前科。
    9、其他酌定情结。
    10、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
    对从犯量刑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客观公正进行量刑。
    (二)法定量刑情节
    法定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它既包括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各种犯罪共同适用的情节,也包括刑法分则对特定犯罪适用的情节。我国刑法共规定了以下四种法定情节:
    1、从重处罚情节
    2、从轻处罚情节
    3、减轻处罚情节
    4、免除处罚情节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说明从犯的法定量刑情节包括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三种。
    从犯处罚是怎样的
    按照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从犯刑事责任原则的具体适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我国刑法对从犯采取必减主义。即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对从犯予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应综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质、对犯罪结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体情形具体确定。
    综合上述,小编整理有关不作为帮助犯量刑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不作为帮助犯在量刑上还是明确。主要有从重、减轻、甚至是免除惩罚。即使当事人没有实际性的参与犯罪,但对犯罪分子有所帮助,这也构成犯罪,纵容犯罪分子和犯罪活动,当事人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更多相关问题,法律咨询网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7: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