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高空坠物侵权责法有何规定?
释义
    一、高空坠物侵权责法有什么规定?
    《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该规定对担责者进行了限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既不会造成有损害结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济的情况,也不会导致因义务人过多导致个人补偿数额过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善良注意义务,预防该类事件的发生,而且也不会将补偿义务人的范围无限扩大化,所以这一立法规定较为合理,体现了公平原则。
    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而非连带责任。理由:按份责任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另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高楼坠物伤害案件应适用该条规定,属于特殊侵权的民事纠纷案件,其责任人是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因此应将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列为被告。
    司法实践中,在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明确的情形下是好解决的,也不会发生争议;但如果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无法确定,本条适用上就遇到了困难。前述几起案件,将二楼以上的全部住户列为被告,无论是原告起诉还是法院判决,都是不得已之举。
    二、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责任的特点
    1.因高楼中抛掷和坠落的物致人损害: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造成他人损害;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
    2.物品是从高楼中抛掷或坠落而导致他人损害。
    3.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
    4.归责原则上的特殊性:主要采取公平责任原则,例外情况下采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
    补偿责任(一般不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推定加害人)。
    1.责任主体是建筑物的使用人:是指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建筑物的实际使用人(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借用人、其他使用建筑物的人);
    2.责任主体是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
    3.责任主体是无法举证排除自己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
    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责任的免责事由
    1.能够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免责;
    2.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其他人免责。抛掷物致人损害案件中,有可能成为加害人的当事人需要证明以下事项就可以免责:
    ①发生损害时,自己并不在建筑物中;
    ②证明自己根本没有占有造成损害发生之物;
    ③证明自己所处的位置客观上不具有造成抛掷物致人损害的可能性。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高空坠物的危害性是不可预见性的,人们在外出行走时也是需要加外注意。在给受害人造成伤害之后,相关责任人应当主动承担起责任,以免双方带来不必要的口角冲突。同时,当事人若是购买了高空坠物险也是比较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