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定监护人有哪几种,学校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吗?
释义
    法定监护人有哪几种?换言之,哪些人可以成为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对于这些被监护人来讲,需要尽快确定一位监护人,这样才能对其利益和相关权利进行保护。接下来,法律咨询网就来告诉大家法定监护人都有哪些。
    


    一、法定监护人有哪几种
    《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依照通则第16条第2款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依照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的规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
    此款所指其他近亲属,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顺序,既可保护在先顺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规避监护义务。同时允许监护人依其协议决定何人实施监护,这就是顺序的制度价值所在。
    二、学校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吗?
    学校并非学生的法定监护人。我国未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其中并不包括学校,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仅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学校与学生只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此学校在未成人侵权或者被侵权的案件当中只承担过错责任,根据其过错程度的大小来承担民事责任。分析学校是否有过错应从学校的职责来看,如果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及管理当中的确存在过错,则学校就应对学生承担相应的责任。
    针对不同的被监护人,法律规定的法定监护人不同,对于未成年人来讲,其法定监护人应该是其父母,而对于精神病人而言,其第一法定监护人是其配偶,要是没有配偶的话,那么就是其父母或成年子女。关于法定监护人有几种的问题,法律咨询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到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