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诽谤罪要如何赔偿?
释义
    【为您推荐】黄岩区律师 ? 铁西区律师 ? 铁西区律师 ? 鼎湖区律师 ? 婺城区律师 ? 中原区律师 ? 蓬江区律师 ??
    故意捏造事实散布虚构的事实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诽谤。诽谤他人的行为在法律上被规定为诽谤罪,属于自诉类型的一种犯罪行为,也就是不告不理。诽谤他人不但是违反犯罪的行为,更是有违道德的行为,严重的承担刑事责任之余,还需承担赔偿责任。诽谤罪要如何赔偿?请参考下文。
    一、诽谤罪的刑事处罚
    1、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二、诽谤罪要如何赔偿?
    因诽谤罪赔偿 ,诽谤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主要是指的精神赔偿。但对于精神赔偿,全国没有确定的的标准与数额,主要由法官根据一定的原则、参考多种因素确定。
    (一)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
    1、补充适用原则。此相当于"精神抚慰原则"。对于精神损害,首先应适用非金钱赔偿的方式,在非金钱的赔偿方式不能对受害人充分保护和对侵权人制裁的情况下,补充的使用金钱赔偿方式,对于受害人予以一定的抚慰和补偿。
    2、公平适用原则。有的称之为公平原则或者公平合理原则。适用金钱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一方面考虑金钱赔偿的民事制裁作用,不让侵权人能够因为侵权而受益,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给受害人适当的赔偿,以弥补其受到的精神损失,也即不让其吃亏。
    (二)精神损失费的赔偿
    当事人可以向对方索要精神损失费,具体数额没有相关法律依据,费用会根据具体情形进行判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诽谤罪作为一种侵犯名誉的犯罪类型,当事人不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通常还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其赔偿的原则遵循的是,补充适用原则以及公平适用原则,通常来说,受害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失赔偿,至于赔偿的标准如何,参照当地的赔偿标准进行判断。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