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补偿金和赔偿金区别是什么 |
释义 | 一、补偿金和赔偿金区别是什么 补偿金和赔偿金在劳动法律体系中具有显著的区别。 1.它们的支付条件不同。 (1)补偿金主要是在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这包括多种情形,如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等。 (2)而赔偿金则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即用人单位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2.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也不同。 (1)补偿金的计算主要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月工资,具体标准由《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2)而赔偿金的计算则是基于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即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需要注意的是,补偿金和赔偿金不能重复适用。 当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已经支付了赔偿金,就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这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所明确规定的。 二、补偿金支付条件 补偿金的支付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3.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的情况,如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不能胜任工作等; 4.用人单位依法裁员的情况,如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等; 5.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情况,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除外; 6.特殊情形下用人单位停止经营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8.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等原因而主动辞职的情况下,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在辞职原因中特别注明,以免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劳动仲裁和法院的支持。 ![]() 三、补偿金与赔偿金计算 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在《劳动合同法》中有明确规定。 补偿金的计算主要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月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对于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情况,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而赔偿金的计算则是基于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 1.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当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其计算公式为:赔偿金=经济补偿金×2。 你是否曾遭遇过劳动合同纠纷?在维护自身权益时,还有哪些疑惑?欢迎在法律网上提问,我们为您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