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野人 |
释义 | (1)居住郊外的人民。又称田亡,意为不受教育的田民。周族奴隶主贵族营筑的城邑通常有两层,内者曰城,外者曰郭。郭内称曰“国”。居住在城郭之内的称为“国人”,居住郊外的称“野人”或“鄙人”。但“国人”或“野人”都是脱胎于原始公社的公社农民。灭商后的周族公社农民与奴隶主贵族一起分别驻守在城邦或都邑,逐渐形成为“国人”阶层;被征服的商族等公社农民则居住在野、鄙之中,隶属于“国”,或隶属于采邑即“都”和“邑”,逐渐发展成为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阶层,因“野人”没有被选拔为官的资格,“国人”可当兵,而“野人”则不能当兵,在作战中跟随奴隶主作战,管理后勤工作:平时,“野人”只是从事农业耕种,并受六遂的官吏管理。(2)无爵禄者。据《论语·先进·刘实楠正义》称:“野人者,凡民未有爵禄之称也。”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