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名田 |
释义 | 私人以功劳与名份获得赏赐而占有土地,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最初形态。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了“名田制”,官府对有军功和事功者赏赐田宅及庶子“以名占田”。汉土地兼并日趋严重,董仲舒提出了“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的建议,未被朝廷采纳。直到哀帝时,才规定诸侯王、公主、列侯以及吏民的“名田”不得超过三千亩,占有奴婢数在二百以内。这是封建王朝第一次发布的限田令。但在权贵的阻挠下,不过是一纸具文。两汉由于名田制迅速发展引起地主土地私有制恶性膨胀,使得地主阶级中世族特权地主阶层与世族平民地主阶层的差别更加明显。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