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加班劳动法怎么算 |
释义 | 大家都知道加班是有加班的相关规定的,我们加班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劳动法。那么对于加班来说,我们怎么样去计算加班的时间呢?计算的过程中有哪些计算的依据呢?接下来由法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加班劳动法怎么算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加班劳动法怎么算 1、《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3、《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 二、劳动法对于加班的时间规定 如果单位的工作真的需要加班,和相关地方协商后,每天可以最多加一小时的半,如果是因为特殊情况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证员工的安全的情况下,每天最多也就只能3小时,同时还要满足每个月不超过36个小时,公司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证员工每周都至少休息一天。如果超出上面规定的时限,公司在要求员工加班,员工是可以拒绝的,超出的部分也是受到劳动法保护的,所以大家在正常以外的加班是可以申诉的,这是员工的合法权益。 虽然加班是受到了劳动法的保护,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工种来说,会有不得不加班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加班处理了。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在征得劳动者同意后方可安排。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一条 加班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三、节假日强制加班违法吗 违法的,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法》规定要求加班的,职工有权拒绝加班。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加班劳动法怎么算的相关内容,如果要计算加班的时间,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我们的考勤的时间来计算。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法律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