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强制措施执行方式 |
释义 |
一、行政强制措施执行方式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 二、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有哪些 1、前提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法定义务人不履行义务,但行政强制措施并不一定以当事人具有某些法定义务为前提,而是以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为前提。 2、目的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制止危害社会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或蔓延,使人和物保持一定状态。 3、起因不同:引起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因只能是义务人的行为,作为的行为;引起行政强制措施的原因,既可能是行为,也可能是某种状态或事件。 4、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措施权必须有单行法律的特别授权。 三、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有哪些 第一步审查立案,当地法院在接到原告申请执行数以及相关的法律文件后,会审查该份申请执行数是否合理妥当。 第二步是通知履行,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当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第三步是人民法院准备对被告人实行强制执行。 第四步是人民法院对未履行被告人实行强制执行。在实行强制执行当中执法人员应当表明身份,出示执法的证件和执行的根据;在法院对被告人执行结束后,应当对申请执行人有书面情况的通知。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行政强制措施执行方式的相关内容。所以当我们被有关部门行政处罚的时候,应该按照行政处罚书及时执行,千万不要反抗,不然最后只能被强制执行,而且还可能会加重处罚,非常的不值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