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共有财产制度范围 |
释义 | 导读:法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双方婚前或婚后每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或者约定无效的情况下,直接适用 法律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度。 夫妻财产制度范围:我国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采取的是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制度,并明确规定,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才适用法定财产制。法定财产制中又可分为法定共同财产制和分别财产制,剩余共同财产制,联合财产制等。根据我国新婚姻法规定,我国的法定财产制包括了17条规定的法定婚后所得共同制和18条规定的法定特有财产制。 法律对夫妻共有财产的范围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共同财产的范围确定中有两个难点问题,包括关于知识产权的收益问题和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问题 关于知识产权的收益问题 现行婚姻法第17条第3项将婚姻存续期间一方的“知识产权的收益”确定为共同财产。但对“收益”应如何理解,法律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就知识产权的收益性质而言,知识产权的收益应存在即得经济利益与预期经济利益之分。即得的经济利益,属于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毫无疑问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对于预期经济利益,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的《财产分割意见》第15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后所得的尚δ取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离婚时归一方所有。显然,该意见仅将已经实际取得的经济利益归属与夫妻共同财产,而把预期经济利益排除在夫妻共同财产外。对此,最高人民法院《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二)》第12条规定:婚姻法第17条第3项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关于《婚姻法》第17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这具体包括: (1)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 取得的收益; (2)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3)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破产安置补偿费。 如果您想阅读更多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文章,找法小编推荐: 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 夫妻共同财产必备条件 约定夫妻共同财产概念特征 引用法条: [1]《财产分割意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4]《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二)》 [5]《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