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是怎样的
释义   一、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主席令第六十八号)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二、垄断行为的豁免情形
    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定正当性,这些协协则不受反垄断法禁止。所谓法定正当性,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豁免情形。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具有法定正当性的情形有: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上述(1)~(5)种情形,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才能够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
       三、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垄断的双重性决定了反垄断法的双重职能,即一方面要抑制垄断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垄断的积极成份。
    因此《反垄断法》十五条 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本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
    (一)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二)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三)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四)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五)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六)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七)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二)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四)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五)联合抵制交易;
    (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第十四条 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三)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虽然国家制定了一些规定来反垄断行为,但是有些垄断行为也是可以豁免的,只要符合豁免的情形。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是怎样的”全文。如果您还有关于反垄断法方面的疑问,欢迎您到法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