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改判 |
释义 | 上级法院依法定程序直接变更原审法院的审判。通过改判纠正下级人民法院的错误判决或裁定,以实现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如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如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的,也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死刑复核案件经合议庭审核后,如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最高人民法院有权直接改判。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一经作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也不应当轻易改变的,但如果确实发生了错误,就应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改不正确为正确。改判包括部分改判和全部改判,如果原判只是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存在部分错误,就部分改判;如果原判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全部错误,应当全部改判。改判后判决的执行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如果改判的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就应当按新判决执行。如果改判的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原判决已经执行的,则应当通过执行回转程序加以解决。改判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我国有错必纠的优良司法作风。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