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司法实践中判处死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释义 | 一、司法实践中判处死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司法实践中判处死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罪行极其严重; 2.犯罪时年满18周岁; 3.宣判时没有怀孕。 法律网提醒您,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二、死刑上诉能活多久 死刑上诉能活多两到四个月。根据法律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 三、死刑缓期执行可以减刑吗 死刑缓期执行只要满足以下内容是可以减刑的: 1.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罪犯; 2.被判死刑的犯罪分子,有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的犯罪活动的行为,经调查后发现属实,可以适当减刑; 3.服刑期内有重大立功者、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科技革新的人,可适当减刑等等。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