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商局卖假酒的立案标准 |
释义 | 一、工商局卖假酒的立案标准 卖假酒属于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二、售卖假酒商标侵权有什么处罚 销售假酒商标侵权是违法的,根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酒类经营者对每批购进的酒类商品应索取有效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复印件以及加盖酒类经营者印章的《随附单》。” 对于假酒,工商局可以没收、罚款,严重者判定为侵犯他人商标权产品,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进行处罚: 第六十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1、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2、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3、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4、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三、不知情卖假酒处罚标准 如果卖假酒构成犯罪的,可以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刑事责任,而该罪是属于故意的犯罪,如果不知道是假酒而销售的,是不会构成刑事犯罪的,所以当事人要举证自己并不知情,这样就能免于刑事处罚。 举证不知情的方法: 1、证明购买的酒来源是合法的,例如购买的酒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提供购进单据、发票等。 2、证明自己也是假酒的受害者,例如证明假酒的包装、性状与真酒十分相似,而自己进货渠道是合法的,是渠道商将假酒卖给自己等。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假酒的,并不是属于故意的行为,所以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销售者也是属于受害者,不知情销售假酒的当事人可以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提供购买渠道的信息,帮助公安机关破案。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卖假酒应当按照贩卖数额及情节定罪量刑,可能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或者诈骗罪,具体根据实际案情认定。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工商局卖假酒的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