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器械事故赔偿标准
释义
    一、医疗器械事故赔偿标准
    1、医疗费
    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中西)药费、住院费、医疗机构的护理费等。凭合法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收费单据计算。
    计算公式: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
    2、误工费
    误工费计算方式按患者有无固定收入分为两种。
    (1)固定收入误工费计算公式: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
    (2)无固定收入误工费计算公式: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计算公式: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4、陪护费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计算公式: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天数×陪护人数×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5、残疾人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平均生活费”是指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该地方上一年度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
    6、残疾用具费
    残疾用具包括假肢、轮椅、助听器、义眼、假牙、假发、眼镜等。
    因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计算公式: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普及型器具的费用。
    7、丧葬费
    按照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计算公式:丧葬费赔偿金额=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8、被扶养人生活费
    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计算公式: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被抚养人的人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抚养年限。
    9、交通费
    交通费包括必须转院治疗所必需的合理的交通费用等,一般视患者病情、伤型情况并结合当地交通条件而定。但是患者出于故意耗费而支付的不必要的各种交通费用,不应当列入赔偿范围。
    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计算公式: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单据数额之和。
    10、住宿费
    住宿费是指患者因转院治疗、检查往返等原因未能住院也未能住在家里确需就地住宿的扶养。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计算公式:住宿费赔偿金额=住宿天数×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
    11、精神损害抚慰金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患者及其近亲属因医疗事故遭受心理上或生理上的痛苦而以金钱支付方式给予的抚慰。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不超过3年。
    计算公式:精神损害抚恤金赔偿金额=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年限(死亡最长不超过6年,残疾最长不超过3年。
      
    二、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怎样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医患任何一方都有权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填写申请表格,或医患双方共同向医学会申请鉴定。
    2、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解及协助医患双方向医学会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当医疗事故争议调解不成功,患者家属可以在知道医疗争议之日起一年内向市医学会提出医学鉴定,或者直接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书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4、患者死亡,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尸检应由提出异议一方交纳尸体检验费。医疗单位或者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四十八小时,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的,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
    5、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受理的医疗事故鉴定申请,5个工作日内移交给市医学会。
    6、按有关规定,提出要求鉴定的一方,应先向市医学会交纳医疗事故争议鉴定费。若鉴定结果为医疗事故,则该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若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则该鉴定费由提出鉴定方支付。
    7、市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医疗事故争议鉴定。
    8、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鉴定结论送达申请人及另一方当事人。
    三、医疗事故责任的划分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0%;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负次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负轻微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不超过10%。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因为医疗器械导致医疗事故发生除了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还需要对受害者进行一定的民事赔偿,这点也是法律所规定的。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医疗器械事故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