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赠与合同怎样算无效 |
释义 | 一、赠与合同怎样算无效 赠与合同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无效。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赠与合同在以下情况下无效: 1.赠与合同双方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种情况下,赠与合同无效。 2.赠与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此时合同无效。 3.赠与合同违背公序良俗,这样的合同同样会被认定为无效。 4.当赠与合同中的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时,该赠与合同也将被视为无效。 二、赠与合同恶意串通 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在赠与合同中,如果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这样的赠与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恶意串通的具体构成要件包括: 1.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性,即明知或故意损害他人利益; 2.当事人之间具有串通性,即双方在行为动机、目的、行为及结果上达成一致; 3.双方当事人的串通行为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将干预并确认合同无效,以维护相关利益方的权益。 ![]() 三、违反法规导致无效 1.当赠与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2.无论当事人在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只要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应当确认该合同无效。 3.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并没有针对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做出专门的规定。 因此,在判断赠与合同是否无效时,需要依据《民法典》中的一般规定进行分析。 总之,赠与合同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况下,都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了解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后,你是否对合同的其他方面也有疑问?法律网法律小助手将持续为您带来更多法律知识,敬请期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