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违约责任可以免除 |
释义 |
一、什么情况下违约责任可以免除 以下情况下违约责任可以免除 1.发生了不可抗力导致的一方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其当事人及时通知了对方当事人; 2.合同约定了有效的免责条款,违约方的行为符合免责条款的约定事由。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法律网提醒您,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二、合同法违约责任规定的违约类型有哪些 合同法违约责任规定的违约类型如下: 1.单方违约与双方违约; 2.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 3.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与迟延履行; 4.实际违约与预期违约。 三、违反合同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违反合同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 1.继续履行。指合同义务没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直至达到合同目的。 2.采取补救措施。指履行债务的标的物品质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条件,在不需继续履行而只需采取适当补救措施时,即可达到合同目的或守约方认为满意的目的。 3.违约金。指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一方或各方违约时,违约方要支付给守约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以弥补守约方损失同时兼有惩罚违约行为作用的违约责任方式。 4.赔偿金。指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一方因违约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害的,按实际损害数额给予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当事人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