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烽燧
释义

烽燧

即烽火。中国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修烽燧。”李贤注:“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音洁高,一种可以牵引上下的吊斗式工具。)桔皋头有兜零(《广雅》曰:(兜零,笼也。)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及举峰。法律规定,应举燔烽燧而不举者,应举多而少举者,以及不应举而举者,皆负刑事责任。《唐律·卫禁律》规定:“应举烽燧而不举,应放多烽而放少烽者,各徒三年。”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