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金额是多少 |
释义 |
由于被保险人对交通事故的责任比例有完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四种情况,不能简单地将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责任与责任限额相提并论。如保险合同规定每起保险事故的责任限额为10万元,被保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者损失20万元,被保险车辆承担10%的次要责任,赔偿金额为2万元,远低于责任限额,保险公司永远不能赔偿超过2万元的损失;如果被保险车辆承担10%的事故次要责任,赔偿金额为2万元,这远远低于责任限额如果投保车辆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赔偿受害人的金额是20万元,远远超过责任限额。
为了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防止保险车辆因保险而削弱事前防损、事后减损的意识,保险公司的赔偿除了责任限额(保险金额)和被保险人责任的双重限额外,往往还要有一定数额的免赔额。在保险实务中,根据被保险车辆驾驶人在事故中的责任,车损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赔偿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比例。其中,完全责任免赔额为20%,主要责任免赔额为15%,同等责任免赔额为10%,次要责任免赔额为5%。单方事故的绝对无损失率为20%。”因此,当被保险人的责任与事故责任的比例超过责任限额时: 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限额×(1-免赔额) 当被保险人的赔偿金额与事故责任的比例低于责任限额时: 保险公司赔偿额=被保险人赔偿额×(1-免赔额) 在实践中,虽然保险具有“分散损失、消化危险”的功能,但可以减轻被保险人的责任,商业保险公司绝不是慈善家。更何况,由于保险公司有盈利目标,“惜赔”的情况时有发生。上述第七十六条虽有扶弱救人的善意,但却因忽视了保险公司应有的权益而难以接受。综上所述,保险公司对被保险车辆事故造成第三人损失的赔偿金额,不仅是责任限额的判断标准,还需要考虑被保险人责任大小、事故责任比例等因素。而且,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应该超出保险合同规定的免责范围,如酒后不开车、肇事后不逃逸等。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