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贷款合同违约责任表 |
释义 |
贷款合同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或罚息。 违约金的支付,是指当一方未按照法律法规或借款合同的规定履行或完全履行借款合同规定的义务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这是对违约者违约的经济制裁,是惩罚性的。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所谓法定违约金,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违约金的数额、范围、范围和支付方式。例如,根据《合同法》,一方违反合同的,应当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当赔偿违约金不足部分。根据贷款合同规定,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的,借款人有权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违约部分按银行规定的利率计收罚息。借款人未按期归还贷款的,贷款人有权按银行规定按期收回贷款并加收罚息。因贷款人责任未能按时提供贷款的,按违约金额和违约天数向借款人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计算方法与《借款合同条例》规定的罚息计算方法相同。这里的罚息属于法定刑。 约定的违约金是指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但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无论是法定违约金还是约定违约金,只要一方客观上存在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的事实,就应当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 贷款人应当限期收回贷款,并在一定期限内停止发放新贷款。为了履行国家赋予的信贷监督职能,贷款人必须对借款人的违约行为进行信贷制裁。贷款人有权在一定期限内收回贷款,并在一定期限内停止发放新贷款。这也是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形式。具体而言,贷款人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对违约方采取相应措施: (1)借款人因连续购销小储、加工积压货物而不能及时偿还贷款本息的;(二)借款人未积极处理价低价高、毁损变质的货物,致使贷款本息不能及时偿还的;(三)借款人擅自将自有资金投资于其他单位的;(四)挪用流动资金用于基本建设、财政支出、弥补企业亏损、职工福利的;(五)利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的。贷款合同违约金如何确定? 一般来说,银行贷款合同是银行根据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标准合同,对违约金的规定很少。 在审判实践中,在民间借贷合同中,违约金条款屡见不鲜,一些民间借贷合同约定违约金是贷款本金的数倍。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高或者过低的,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提出调整请求,法院不能主动调整违约金数额。至于贷款合同中违约金的调整是否可以由法院依职权进行调整?有法官认为,借款合同是一种特殊合同,国家规定的利率是强制性的。特别是民间借贷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利息和违约金之和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即使借款人不要求调整违约金,法院也应按照其权限进行调整。否则,将为民间借贷合同贷款人变相放贷高利贷提供一条规避法律的途径。从以上分析来看,罚息与违约金是不同的。民间借贷合同约定的利息或罚息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现行法律规定无效。 民间借贷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条款作为当事人的一种救济方式,仍符合《合同法》第114条第二款的规定,法院依职权不宜介入。当然,在审判过程中,法官可以对承担高额违约金的借款人行使解释权,在判断自身利益后,决定是否提出违约金的调整请求。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