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释义
    一、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计算应纳税额时哪些费用可以扣除?
    (一)成本;
    (二)费用;
    (三)税金;
    (四)损失。
    三、不予扣除的项目有哪些?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项目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
    (一)资本性支出;
    (二)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三)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四)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
    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五)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有赔偿的部分;
    (六)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金融保险企业1.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纳税人的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不得扣除。
    (七)各种赞助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虽然说国家要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征收个人所得税也要保障民众最基本的生活支出才行。工资收入过5000元的这些群体,平时就应该多了解一下个人所得税方面的法律制度。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5: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