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重大医疗事故是什么 |
释义 | 重大医疗事故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2)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 (3)卫生部或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由于这些情况引发的医疗事故争议影响大,情况复杂、后果严重、处理难度高,因此,医学机构必须迅速地在12小时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妥善处理医疗事故争议。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生命垂危患者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五条?医疗事故等级的初步判断: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具体分级以卫生部规定为标准): (一)?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法律咨询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