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遗失物品报案是可以的吗
释义
    遗失物品可以报案吗?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如果捡到钱的人拒不归还的,就涉嫌侵占罪,这时可以立案。
    (一)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果
    我国《物权法》在《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的基础上,对拾得遗失物的规则稍作改进,于第109~113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1、拾得人的义务
    (1)报告义务: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保管义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损毁、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返还义务:遗失物权利人享有遗失物返还请求权,拾得人应当返还遗失物给权利人。
    (二)遗失物的特征
    1、遗失物是具体的物。
    遗失物只能是物,而不能是某种权利,比如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而且遗失物不能是不能被人控制的物,比如阳光等等。
    2、遗失物的界定状态体现在占有。
    比如甲丢了一只手机,那么这个时候手机被界定为遗失物是因为甲丧失了对手机的占有,也就是说甲丧失了对手机的实际控制。这一点是遗失物区别于埋藏物的最核心的特征。
    3、是否丧失意思占有不影响遗失物的认定。
    所谓意思占有,是指原所有人根据记忆的意思表示而持续的虚拟占有状态。是否丧失意思占有只区别于遗忘物和非遗忘物的遗失物,而不区别于遗失物和其他物的特征。因为遗忘物本来就属于遗失物的一种。比如甲遗忘了背包在公交车上,那由于遗忘,甲丧失了意思占有。但是如果甲无意间丢失了一个背包,那么此时甲在不断寻找背包的过程中仍然有着意思占有,但该背包依然被认定为遗失物。
    4、遗失物的重新占有须通过他人的民事行为。
    比如甲丢了一只手机,如果这只手机之后被甲所找到了,在丢手机至找到手机这一段持续期间内,手机处于遗失物的状态。而这个时候被甲找到了,不用说,甲重新取得了占有权;但是,除非甲能够通过自身的民事行为找回这只手机,如果这个时候手机被乙拾得了,那么不管乙今后做何种行为,收益也好,处分也好,这只手机对于甲来说,自始至终是处于遗失状态的遗失物。
    问:出行期间,如果在搭乘火车或者长途汽车的过程中丢失东西,责任如何认定?
    答:在搭乘火车或者长途汽车的过程中游客出现丢失东西的情形,应分不同情况来认定责任。最常见的是财物被盗,这时应及时向警方报案,追究小偷的刑事责任。如果游客财物被盗是由火车或者长途汽车经营者的过错引起的,那么,该经营者也要承担责任;如果是由游客自己不慎造成的或者是自己不慎遗失的,那么游客自己承担责任。
    问:旅游住店期间,东西放在客房中丢失了,旅店是否要承担责任?
    答:当然。现在有些旅店以告示的形式告诉游客,游客应该把贵重物品保管在旅店的专门地方,否则丢失了,旅店不负责任,这种做法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游客掏钱住店,双方存在一个服务合同关系,旅店当然要保证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这是服务提供者的基本义务。
    问:在酒店吃饭,中途去上厕所,回来时发现手机或者随身物品不见了,自己是否有责任?如果有,是否要承担全部责任?
    答:这个问题复杂一些。同上一个问题一样,酒店经营者也要承担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但是,游客也有自己保障自己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游客在酒店吃饭,自己没有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游客的责任肯定比酒店大,因为,酒店根本注意不到游客的随身物品。律师提醒广大游客朋友,在酒店吃饭时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综上所述,我们要明白和区分遗失和盗窃的区别和联系,遗失东西时,不要惊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寻回遗失物品,拾取到遗失物时,要及时归还或上交相关部门。以上内容由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所得,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解决,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专业律师团队。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