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伤认定后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释义
    一、工伤认定后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工伤认定后伤残鉴定应该在病情稳定之后做。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六条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伤残鉴定及相关分类
    伤残鉴定即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是为了科学量化受害人因遭受各种形式的损害造成身体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进而导致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丧失程度,为了解决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不同需求,由有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依据相关的规定对受害人的伤残程度做的鉴定结论。
    临床法医鉴定项
    1.损伤程度鉴定 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
    2.伤残程度鉴定 包括 I 级伤残至 X 级伤残(工伤事故称为一级伤残至十级伤残,程度由重到轻)。
    3.因果关系鉴定 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
    4.医疗纠纷司法鉴定 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若有,与患者死亡或残疾之间的关系。
    5.保险理赔鉴定 是否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全残、失能达到保险理赔规定。
    6.影像学资料的同一认定 所提供X光片、CT等资料是否为同一人。
    7.损伤后误工时间的审查。
    该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和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综上所述,员工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是付出劳动力并得到报酬这么简单,如果是员工的人身权益被损害后,单位是有相对的责任要对其进行保护或者说补偿的,而员工的工伤已经认定成功后应该由单位帮助其进行伤残的鉴定,最后根据鉴定的结果给予必要的补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