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总则规定女子结婚后监护人是谁
释义
    一、民法总则规定女子结婚后监护人是谁?
    结婚后不需要有监护人,只有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才需要人监护,如果可以依法办理结婚证,就说明当事人是成年人且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的条件包括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共五条。
    (1)必须男女双方安全自愿
    《婚姻法》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男22周岁,女20周岁,是我国现行的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线。法定婚龄具有强制性,违背法定婚龄结婚的行为,为违法行为。如虚报结婚年龄欺骗登记机关,或不足法定年龄的事实婚,均属违法婚姻。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婚姻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已有配偶的,不予登记。即要求结婚的人,只能是未婚男女,丧偶或离婚的男女。只有无配偶的人,才具有结婚的条件。要求复婚的,也必须是双方没有再婚,或再婚而又均离异的人。如果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复婚,则构成重婚。这种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二、监护人范围
    (一)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六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主要有三种:首先,父母健在的话,法定监护人自然就是其父母了;如果父母不在了,那么法定监护人就自动轮换为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其他亲戚;若是前面两类人也不在了,则由其父母的朋友、生前所在单位的好心人或者是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或个人承担监护人的责任,当然了,第三种监护人是需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同意的。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其判定主要是根据亲近程度来判定的,血缘关系最近的是第一阶梯,以此类推。
    (二)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
    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七条的规定,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主要有四种:首先,精神病人的第一法定监护人自然是其结婚对象、父母和已经成年的子女了;若是不存在第一类法定监护人,那么精神病人的第二法定监护人,就是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姐妹兄弟;前两类法定监护人都不存在,那么精神病人的其他亲戚以及一些亲密的朋友,也是可以担任其法定监护人的;若是前三类法定监护人都没有,那么精神病人所在地的街道居委会和当地的民政部门也是可以承担法定监护人的。
    实际上,从我们年满18周岁之后,只要精神上没有问题就不再需要有所谓的监护人。思想独立的女性在结婚以后也不要把自己所有的事情全部都依附于丈夫身上,如果一言一行都像小孩子那样还需要有自己的丈夫进行监护,这样的婚姻注定不会长久。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