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造成他人的人身损害由谁来赔偿
释义
    一、未成年人造成他人的人身损害由谁来赔偿
    1、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只有当其自身有财产时,才由其自身承担赔偿责任,且其财产不足以完全赔偿时,由其监护人补足不足部分。
    2、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其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赔偿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就是说即使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责任,没有过错,仍应承担赔偿责任。
    3、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可能会承担赔偿责任,但属于有条件的赔偿责任,属于过错赔偿责任,学校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为: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的。
    二、未成年人侵权的被告如何确定
    1、未成年人侵权的被告是其监护人,通常是其父母。
    2、在实践中,未成年人侵权案件一般应以未年人与监护人为共同被告,具体依据如下: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法律规定诉讼活动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意即法律承认未成年人有被告主体资格。由监护人代为诉讼,仅仅是因为未成年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已。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按照我国法律,未成年人可以接受和拥有财产。如果未成年人有财产,赔偿费用应优先由该财产支付。而要让未成年人承担赔偿责任,就应在诉讼过程及判决书中明确未成年人的被告地位。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换句话说,将由监护人承担判决内容。
    三、未成年人侵权的责任承担需要注意哪些
    1、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与子女生活方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2、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监护人明确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监护人不明确的,法律规定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3、对于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由于监督责任已转移到幼儿园、学校、医院,如果这些单位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究竟未成年人侵犯他人权益,谁承担责任?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此时根据未成年人实际年龄的不同,承担责任的主体也是不同的,法律规定的责任承担主体主要是当事人和监护人。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管教好孩子,对其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做出一些损害他人权益的事情。
    目前在我国,未成年人主要是指年龄尚未达到18周岁的人,其中又具体划分为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之间主要是以8周岁作为区分。未成年人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打伤人等等,此时如果未成年人本身有财产的话,则先用自己的财产对受害人做出赔偿,不足的话,一般由监护人补充赔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