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父母”各奔东西,非婚生子女归谁抚养
释义
    2009年底,50岁的郭某和20岁的李某一同从老家到上海打工。同在异地打拼,两人忘却了年龄差距,很快走到一起,进而开始同居。2011年,儿子郭小出生了。
    得知两人的“恋情”后,李某的父母坚决反对,立即将李某接回老家。一年后,李某与他人登记结婚,郭小则一直跟随李某生活,李某的父母也常帮忙照看。
    老来得子的郭某不舍得失去郭小,但李某不想让郭某介入自己新的生活,因此拒绝郭某与儿子见面。
    2013年3月,郭某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郭小由自己抚养,李某每月支付抚养费1500元。
    一审法院驳回了郭某的诉讼请求,判决认定郭小由李某抚养,郭某每月支付李某子女抚养费600元,至郭小18周岁止。
    郭某对一审判决不服并提起上诉,坚持要求将郭小判归自己抚养。
    法庭上,郭某情绪激动:“李某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怎么抚养孩子?我每月2000元的稳定收入,孩子由我抚养更合适!”
    李某没有亲自到庭,但提交了书面意见,表示孩子还不满2周岁,由郭某抚养并不合适,要求法院判决郭小继续跟随自己共同生活。
    二审法院认为,郭小尚年幼,且自郭某与李某分居之后,一直随李某共同生活,至今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而维持现有生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郭小的健康成长最为有利,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该案承办法官陆文奕指出,法院判决认定子女归谁抚养,以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作为最重要的原则。通常来讲,除母亲患有严重疾病、被判刑,或有吸毒、赌博恶习等特殊情况外,一般认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母亲生活,以保证处于哺乳期内的婴儿健康发育成长。对于2周岁以上的子女,则要综合考虑父母的经济状况、个人素质、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责任感等,来认定子女抚养权的归属。10周岁以上的子女随哪方共同生活,应当听取子女本人的意见,子女的意见将作为法院判定抚养权归属的重要参考。上述案件中,郭小不满2周岁,自出生以来一直随李某生活,客观上没有不利于郭小成长的情况存在,且李某也愿意抚养孩子,因此,法院最终判定郭小继续由母亲抚养。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5: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