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可撤销合同 |
释义 |
一、什么是可撤销合同 所谓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 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可撤销的合同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受一方或第三人欺诈、胁迫,在违背自身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3)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订立的显失公平的合同。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二、可撤销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合同撤销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应有如下几个方面: (1)合同被撤销的溯及力 被撤销的合同,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合同部分无效的后果 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3)合同被撤销后的财产责任 合同被撤销后,当事人经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三、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事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相信噶广大网友们阅读完上文都已经大概清楚了“什么是可撤销合同”了,法律网小编所找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网友们解决困惑,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到法律网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他们非常乐意为你们解答疑问的。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