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散布网络谣言属于什么违法行为类别
释义
    一、散布网络谣言属于什么违法行为类别
    散布网络谣言可能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并且是属于侵犯了他人名誉权的违法行为,应当追究相关的民事侵权责任。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散布网络谣言网站有责任吗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担责。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散布网络谣言制止措施
    1.清理存量:组织网站平台对已经认定的网络谣言信息进行清理,防止其反复传播,重点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谣言信息。
    2.抑制增量:压实网站平台的主体责任,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加强识别。对影响大、传播广的无权威来源信息,及时查证。快速发现谣言、遏制谣言,努力把谣言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惩治源头:严肃追究网上谣言信息发布传播的相关方责任。建立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发挥“黑名单”作用,对多次发布传播谣言信息的账号主体予以严厉惩戒,全网禁止注册新账号。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4.协同治理:建立健全治理网络谣言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
    5.教育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公众对网络谣言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责任感。
    6.技术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发和应用反谣言监测和识别系统,实时监测和识别网络谣言,及时发现和处置谣言信息。
    7.建立辟谣机制: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建立辟谣平台或辟谣账号,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打击网络谣言的传播。
    8.加强国际合作:在打击跨国网络谣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共享信息和技术资源,共同应对跨国网络谣言的挑战。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