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责任不只是民事赔偿责任 |
释义 | 人们一说到交通事故,脑子里很天然地想到是机动车或者电动车之类的交通工具酿成的,很少会想到自行车也会造成交通事故。而且在良多人的意识里,交通事故责任就等同于赔偿责任,实在不然。 谢某与黄某是统一个村子的人,又在统一家工厂工作,是工友。寻常时出出入入,虽不算很亲密,好歹也算熟悉。2008年9月的某天晚上,天下着蒙蒙细雨,谢某在家吃了饭喝了些酒后骑自行车从家里往工厂去。当骑行到一个下坡·段时,因为雨天光线不足撞上了推着自行车上坡的黄某,造成谢某和黄某不同程度受伤。事故发生后,黄某离开了事故现场到村卫生所包扎伤口。谢某在事故发生后经他人报警送镇卫生院抢救,后转县人民病院救治,两天后身亡。灵山县交通警察大队根据现场勘察及调查取证,以因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受外界因素变动,痕迹证据已经灭失无法恢复,当事人及家属双方也δ能提供有效的事故证据,经多次查证无法查实交通事故为由,而δ作出责任认定。2009年2月17日,谢某的妻子和儿女以黄某为被告诉至法院,哀求黄某赔偿经济损失。 法院以为,受害人谢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有认知能力,亦有控制义务。在明知自己已喝酒的情况下,仍骑自行车行驶,为自己的安全埋下了隐患。特别是骑车下坡时更应谨严骑车,按道·交通规则行驶。同时当事人及家属对谁Υ章行车,谁先遇到谁也δ能提供有效的事故证据证明。交警部分经多次查证也无法查实交通事故事实。据此,受害人谢某与被告黄某发生交通事故,法院确以为,受害人谢某骑自行车下坡时与相对方向推自行车行走的被告黄某发生碰撞的交通事故。原告方诉称被告黄某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应承担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民事责任。但原告方对自己的主张δ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黄某逃逸的事实。据此,对原告方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对县交警大队依职权作出的认定:“事故发生后,黄某离开事故现场”正当有据,法院予以采纳。因此,法院对原告要求被告黄某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的诉讼哀求不予支持。但被告黄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意识到发生交通事故时应及时报警协助救护伤者,而被告黄某却û有这ô做,反而离开事发现场。其行为û有达到一般老实善意之人应当达到的留意程度,有Υ社会公德。对此被告黄某也有一定过错。综观全案,法院作出了原告自负50%的民事赔偿责任,被告黄某承担相应的50%的民事赔偿责任的判决。 编辑推荐: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情形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