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立案后多久自动撤案 |
释义 | 一、立案后多久自动撤案 立案后,不论多长时间不破案,公安机关都不可以自动撤案,除非案件不属于其管辖范围。 1.这意味着,一旦案件被立案,公安机关就有责任持续进行侦查,直至查清事实真相,并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2.因此,公众不必担心案件因长时间未破而自动撤销,公安机关会始终坚持追究犯罪的责任。 二、追诉时效的延长条件 追诉时效的延长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 1.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必须已经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这是追诉时效延长的前提条件,表明案件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 (1)这种行为应被解释为逃跑或藏匿,使得侦查或审判无法进行。 (2)如果行为人在立案侦查或案件受理后,仅仅实施了串供、毁灭犯罪证据等行为,但没有逃跑或藏匿,那么不能适用追诉时效的延长。 (3)虽然这些行为也具有妨碍侦查或审判的性质,但它们并不能使侦查或审判无法进行,因此不符合我国《刑法》第88条第1款中关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的定义。 ![]() 三、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 1.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是指犯罪嫌疑人在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采取逃跑或藏匿等手段,使得侦查或审判无法进行。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因此,我国《刑法》第88条第1款明确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如果行为人逃避侦查或审判,那么将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3.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确保犯罪嫌疑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了解了立案后的处理流程和追诉时效的延长条件,你是否对法律程序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随时法律网为你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