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判断交通肇事后的主动投案是否构成自首 |
释义 | 一、如何判断交通肇事后的主动投案是否构成自首 如下判断交通肇事后的主动投案构成自首: 1.交通肇事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即是作案人,但未逃离现场,当司法机关询问时则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2.明知他人报案仍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3.交通肇事者因病、因伤或为了减轻犯罪后果,而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先电信投案的; 4.并非出于交通肇事者的主动意愿,而是经亲友规劝后陪同投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交通肇事罪的追诉时效 交通肇事罪的追诉时效最长是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三、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法律网提醒您,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其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3.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言。 4.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