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有哪些 |
释义 | 一、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有哪些 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主要包括两类。 1.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 2.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人员。 这些人员因用人单位的故意行为而未能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导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二、劳动合同未签的后果 1.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原劳动部的相关规定,这些赔偿包括: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应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4)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劳动合同法》也强调了劳动合同的书面化,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应有的待遇和保障。 ![]() 三、防范未签合同风险 1.为了防范未签合同的风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采取相应措施。 2.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劳动合同签订流程,确保与劳动者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时,劳动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及时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3.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对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你是否有过未签劳动合同的经历?遭遇过用人单位的故意不签吗?快来法律网分享你的故事,我们一起为劳动者的权益发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