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贷和借款合同的区别 |
释义 | 一、民间借贷和借款合同的区别 民间借贷与一般借款存在明显的区别。 1.民间借贷特别强调借款的交付。 这意味着,与借款合同在签订后即生效不同,民间借贷合同在借款实际交付后才被视为生效。如果借款没有交付,那么就不会存在借贷事实。这一特点使得民间借贷在合同生效方面更加严格。 2.民间借贷注重借款交付的确切数额。不同于借款合同仅凭合同约定就认定借款数额,民间借贷合同以实际交付的金额为准。 这意味着,即使合同中约定了借款数额,但如果实际交付的金额与合同约定的数额不符,那么民间借贷合同的实际借款数额将以实际交付的金额为准。 3.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虽然合同法强调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允许当事人在不违反国家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自由约定合同条款,但民间借贷案件则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二、交付与履行责任 在民间借贷中,交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1.与借款合同在签订后即生效不同,民间借贷合同在借款实际交付后才被视为生效。这意味着,交付不仅是民间借贷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也是民间借贷合同履行的关键步骤。 2.交付的确切数额对于民间借贷合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借款合同仅凭合同约定就认定借款数额,民间借贷合同以实际交付的金额为准。 因此,在民间借贷中,当事人应当注意确保交付金额与合同约定的借款数额一致,以避免因交付金额不足或超额而导致的合同纠纷。 ![]() 三、约定利息限制 在民间借贷中,利息的约定是当事人之间的重要协商内容之一。然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最高法院的指导意见,民间借贷中的利息约定受到一定的限制。 1.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 这是为了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高利贷等不正当借贷行为的发生。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率超过了这个限制,那么超过部分将不受法律支持。 2.对于超出法定利率上限的利息约定,法律将不予保护。这意味着,如果借款人未能按照约定支付利息或者支付的利息超过了法定上限,那么出借人将无法要求法律对超出部分的利息进行保护。 3.需要注意的是,在民间借贷中,利息的约定应当明确、合法。 4.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利率、计息方式等关键条款,并确保这些条款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最高法院的指导意见。 5.如果利息约定不明确或者存在歧义,那么可能会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 民间借贷与借款合同的区别你清楚了吗?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交付与履行责任?约定利息时如何避免法律风险?更多疑问,欢迎在法律网发起咨询,我们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