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上哪些不适用诉讼时效 |
释义 | 一、民法上哪些不适用诉讼时效 在民法中,并非所有的权利请求都受诉讼时效的约束。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存在若干情形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如撤销权、解除权等。 同时,对于人格权受侵害当事人提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请求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二、不适用诉讼时效情形的详细解读 对于上述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解读。 1.对于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请求权,这些权利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侵权行为持续发生或扩大,因此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由于物权本身具有永久性,因此不受诉讼时效的约束。 3.对于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等家庭关系的请求权,由于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也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4.对于人格权受侵害当事人提出的请求权,由于人格权具有不可侵犯性,因此不受诉讼时效的约束。 ![]() 三、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 诉讼时效的适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要件。 1.必须存在请求权,即当事人有权请求对方履行某种义务或承担责任。 2.请求权人必须存在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即在法定期间内未积极主张权利。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必须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的胜诉权将自动消灭。然而,如果存在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重新计算或剔除中止时间段后继续计算。 你对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有何疑问吗?了解更多法律细节,请在法律网提出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更详尽的法律解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