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
释义 | 一、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裁定医疗事故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为依据。其中,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处理医疗事故的方式有哪些 法律网提醒您,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常见方式有: 1.医患双方可以自愿协商解决; 2.医患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可以申请人民调解; 3.医患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可以申请行政调解; 4.医患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 三、医疗事故处理应秉持哪些处理原则 医疗事故处理应秉持以下处理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的原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引用法条: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条 [3]《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