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第二审流程以及特点
释义
    一、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是什么?
    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
    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3.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4.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5.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6.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7.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8.宣判。
    二、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特点
    民事第二审程序和第一审程序相比具有的特点:
    1.适用的审级不一样。第二审程序是由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对第一审不服而上诉的案件的程序。
    2.程序发动的原因不一样。一审的发动是因为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法院对争议案件的审判权,第二审程序的发动是当事人行使上诉权与法院行使法律规定的上级发扬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权。
    3.程序设立的目的不一样。一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二审除了一审的目的之外还包括了实现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目的。
    4.审理期限和方式不一样。第一审案件法院必须开庭审理,二审的案件可以开庭审理也可以不开庭审理。审理的期限:一审期限是6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简易程序为三个月。二审的期限为,对判决不服的为三个月,对裁定不服的为30天。
    5.裁判的效力不一样。第二审程序作出的裁定和判决是终审判决,一经送达立即生效。
    
    三、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网提醒您: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