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
释义   一、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
    (一)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是任何犯罪都必须具有的客观事实。多数情况下,它们对是否构成犯罪没有影响,但是个别情况下,刑法将一定的时间、地点或者手段规定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这种情况下对是否犯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规是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一)刑法是规定了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我国刑法中不仅规定了各个罪名,而且规定了在该罪名下的量刑情况。
    (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哪些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一)军人违反职责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第2条和第25条的规定,构成该条例所规定的20余种军人违反职责罪,犯罪主体必须具备我国现役军人或者军内在编职工的身分。
    (二)从事特定职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构成的业务过失犯罪,如交通肇事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等。
    (三)具有持定法律身分者在诉讼活动中才能构成的犯罪。如伪证罪要求犯罪主体必须是诉讼活动中具有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的身分。
    以上内容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关于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相关内容,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是任何犯罪都必须具有的客观事实。多数情况下,它们对是否构成犯罪没有影响,但是个别情况下,刑法将一定的时间、地点或者手段规定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这种情况下对是否犯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法律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7: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