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让贫瘠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br>——湖北省英山县开展土地整理工作 |
释义 | 地处鄂东北的英山县,是个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山区县,“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其基本的地形地貌,耕地资源紧缺,人均不足0.6亩,远远低于湖北省人均耕地水平。多年来,由于土地资源不足,制约着该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加,用地压力更加巨大,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如何解决制约发展的土地问题? 如今,他们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那就是争取项目,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遍及各乡镇的一个个工程的实施,给贫瘠的英山土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仅2008年至2010年,申报已批准立项的土地整理项目有6个,总建设规模53138.85亩,总投资规模11678.35万元,新增耕地面积12808.5亩。其中,已实施项目有2个:省级批准立项的雷家店镇等四个乡镇低丘岗地改造项目,项目建设规模9000亩,投资规模1800万元,亩平投资2000万,净增耕地率37.27%;省级批准立项的孔家坊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总建设规模2290亩,总投资558万元,新增耕地155.6亩,净增耕地率6.77%。已进行工程招投标即将动工的金家铺、温泉两个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10000亩,总投资2440万元,预计新增耕地299.85亩,净增耕地率3.02%。已申报批准立项的温泉等5个乡镇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方家咀乡新农村试点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和红山镇、陶河乡等两个乡镇低丘岗地改造3个项目,总规模31931.25亩,总投资6880万元,已进行测量、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即将进入招投标工作程序。2010年度计划申报项目4个,总规模40000亩,计划总投资9000万元。 工程实施以前,英山农用地整体布局零散,耕地高低错落且质量不高,农民自发耕种,无组织、无规划,用当地人的顺口溜来说:“田土坎坷斗笠丘,干旱季节无水求,各类线路到处串,坑洼道路摔死牛”。如今,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不仅补充耕地保有量,还优化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改造了中低产田,提高了耕地质量,提升了农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变了农村面貌。走进项目区,只见“林成网、路相连、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新建、改建的田间道路、生产路整齐划一,新建和整修的沟渠等排灌设施发挥重要作用。项目区土地实行集中规模化经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园则园”,不同的用地规划布局合理,体现了整理工程因地制宜的理念,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沟渠灌通的现代化农业园。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一幅全新的英山国土画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在实施整理工程中,他们注重抓项目申报、抓工程质量、抓资金管理和廉正建设,项目申报专班作业,工程质量实行监管体系,资金监管实行“三专一封闭”管理模式,廉政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度和签定《廉政责任书》,使一个个项目成为真正的“生态工程、惠民工程、永久工程、致富工程、廉洁工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