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实际履行的合同是否一定无效 |
释义 |
1、 未实际履行的合同是否一定无效(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否,如果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并在未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签署,未履行的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 中国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以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在双方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什么是实际履行原则 实际履行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义务。未经债权人同意,不得以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的方式代替其他主体履行或者免除合同约定的义务。实际履行的基本含义是两个方面:一是当事人应当自觉按照约定的标的履行,不得随意将约定的标的物替换为其他标的物,尤其不得简单地用货币替换合同中规定的实物或行为;第二,一方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应当首先承担按照合同履行的责任,不得以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代替履行合同标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其实际履行 如果允许合同债务人随意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而不是实际履行,则合同的法律效力将不存在,商品交易秩序将难以维持。当然,采用实际履行原则并不意味着所有合同都必须实际履行。双方可协商变更或终止本合同。如果债权人不要求实际履行,还可以通过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免除债务人的合同义务。在贯彻实绩原则时,,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债权人的实际要求,确定是否必须履行。实际履行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义务。未经债权人同意,不得以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的方式与其他主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免除合同约定的义务。实际履行的基本含义是两个方面:一是当事人应当自觉按照约定的标的物履行,不得随意将约定的标的物替换为其他标的物,尤其不得简单地用货币替换合同中规定的实物或行为;第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应当首先按照约定承担履行责任,不得以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代替履行合同标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其实际履行 如果允许合同债务人随意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而不是实际履行,则合同的法律效力将不存在,商品交易秩序将难以维持。当然,实际履行原则并不坚持所有合同都必须实际履行。双方可协商变更或终止本合同。如果债权人不要求实际履行,也可以通过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免除债务人的合同义务。在执行实际履行原则时,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债权人的实际要求来确定是否必须履行。三、最新信息(《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第490条 当事人以书面合同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在双方签字、盖章或者盖章后成立。在签署、盖章或签署指纹之前,当一方履行其主要义务,另一方接受时,本合同成立。 本合同应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书面形式订立。如果双方不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履行其主要义务,另一方接受,则合同成立 未实际履行的合同是否一定无效?如果当事人本身不清楚尚未实际履行的合同的法律效力,他们可以就此进行谈判。如果你想确定一份尚未实际履行的合同是无效的,你最好咨询相关的专业律师。法律咨询网.com可以为您提供此类服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