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市公司的欺诈手段有哪些 |
释义 |
销售欺诈四招一:向控股股东和非控股子公司销售。对上市公司来说,销售收入会增加,应收账款和利润也会增加;对于控股股东和非控股子公司,是应付账款和存货的增加。一般说来,上市公司虽然没有实现销售,但已经合法实现了销售。这种盈利方式很难维持,而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潜在风险较大 诀窍二:在拥有多个不同持股程度的子公司同时经营同一业务的情况下,在不同持股程度的子公司之间安排销售,上市公司可以在不同持股程度的子公司之间进行订单分配,以达到调整利润的目的。上市公司要增加利润,可以将全部或大部分订单上缴本厂或高度控制的子公司,以减少少数股东的损益;相反,大部分订单将由控制程度较低的子公司生产,这将提高少数股东的收入。如果少数股东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控股股东的收入就会增加。上市公司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逃税,伎俩三:上市公司溢价收购控股子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固定资产,如果上市公司收购控股子公司的产品转售,溢价需要合并冲抵,因此对合并报表的利润没有贡献。但上市公司溢价购买控股子公司产品和服务形成固定资产的,一方面不需要披露;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购买固定资产的,可以确认出售子公司。因此,将子公司的收入确认为当期合并报表的利润。虽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定价过高,但由于多年计提折旧,当期利润的增长率远远高于折旧增加所带来的利润的下降率,但是销售整个系统,需要实施、安装和服务,销售过程持续时间长,所以不能一次性实现收入。特别是跨年度销售,利润要按年度分配。一般企业根据销售的不同阶段划分收入实现率,收入实现率的变化无疑会影响当期利润。如果公司当年收到大量订单,并且公司在初期提高了收入实现率,本期利润将增加 成本欺诈的三招 五招:不同成本项目之间的分类发生变化 虽然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对成本和各项费用有明确的划分,但有些项目的分类仍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一些上市公司将销售折扣列为单独的项目,而一些上市公司将其列为销售费用,作为分销或零售商的销售佣金。这种分类的改变将导致费用比率的非经常性波动。此外,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也存在一定的分类差异,如售楼处的租金和折旧费用,部分上市公司将其分类为管理费用,部分上市公司将其分类为销售费用。如果上市公司分类发生变化,费用比例也会相应变化 诀窍九:通过内部转让价格规避增值税 对于纵向一体化上市公司,如果上游环节免征增值税,但免征增值税仍可以作为下游环节的进项税额抵扣,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上游环节的内部转移价格来增加进项税额,从而达到逃避增值税的目的,而且对于免征增值税的企业,进项税额的扣除将直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诀窍11:外商投资不良实物资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