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0年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 |
释义 |
1、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存在哪些问题p> 1。自主创新意识落后,没有完善的自主创新机制中国的私营企业主大多是农民和小业主。他们有强烈的“小农”意识和“小业主”意识。在企业管理中,他们只求生存,不求实力;没有风险,只有稳定;因此,一些民营企业不重视自主创新,满足于现状,接受OEM等经营方式获取利润,不寻求突破。中国有460多万民营企业,但真正进行技术创新的却寥寥无几。即使在15万家民营科技企业中,真正有技术创新成果的也只有一小部分,拥有发明专利和原创技术的也寥寥无几。据全国经济普查,2004年全国有大中型民营工业企业4500家,发明专利6486项,每户仅1144项。此外,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自主创新机制和长期的自主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缺一不可。以制度创新为例,如果制度不合理,企业家可能会滑向原来的错误路径,甚至被“锁定”在低效状态,陷入恶性循环。浙江大学对温州企业路径依赖的研究表明,制约温州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基于非制度环境的关系网络,这是近年来温州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一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逐步提高,但由于资金短缺,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望而却步,解决不了资金问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大幅度提高。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民营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少、税负重、税后利润水平低,导致资本积累和研发增长缓慢;D类;D。投资不多。二是融资渠道有限,无法得到外资的支持。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是由内外部因素造成的:从内部因素看,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银行贷款面临更大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银企关系恶化。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我国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银行青睐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对民营企业开放门槛过高;其次,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A股市场准入要求过高。据统计,沪深两市共有近1600家上市公司,其中民营企业占比不足15%,部分公司通过买壳方式上市,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政府能否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家开展了大量的自主创新促进活动,但法律环境的不完善使得实施过程中的纠纷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第二,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但大部分资金用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一小部分用于企业;同时,税收压力过大延缓了民营企业资本积累的步伐,自主创新投入较少,技术水平提高缓慢。第三,政府没有理顺自身定位,过度干预经济,承担过多任务,不仅政府效率低下,而且严重打击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