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新兴铸管的预算管理有哪些特点
释义

中国**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即上市前的中国**铸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铸管),自1994年开始在企业内部实施预算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国57家地方重点钢铁企业中,**铸管规模排名第29位。但通过实施预算管理,其利润总额由1994年的第5位上升到1995年的第4位,人均利润由1994年的第2位上升到1995年的第1位。到1998年6月,**铸管人均利润仍居第一。
    

**在铸管预算管理中,企业预算的主要指标,无论是总厂年度预算还是各级责任预算,都是货币计量价值指标,增强了企业预算的可比性预算,有利于预算各环节衔接,形成“全方位衔接、全方位考核”的局面,**企业预算管理的重点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计划、控制、协调功能。根据优先级安排调度。资金管理由被动应对有效转变为超前控制,体现了预算管理的中心地位。铸管预算管理的特点是:(1)针对冶金行业连续生产、产品品种难以转化的特点,提出了“赶超三、超一、超三”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争创更高水平”。在确定各部门预算目标利润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时,进行综合测算,要求各项指标进入同行业前三名,力争实现目标的第一名。在这个框架下,要进行指标间的微调;要开展军钢杯管理大奖赛,鼓励各单位“赶超三家、超越一家”;每季度考核一次,每半年考核一次。(2)以销售为龙头,以成本控制为重点,以资金平衡为标准。首先,销售部分析市场趋势,制定销售预算,根据销售情况确定生产。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始终注重成本控制,一是注重生产线的物料消耗,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各车间班组,实行指标与措施同步、责任统一的原则,在分解预算指标时注重权力和利益;并建立了三项制度来保证预算的执行,即正常的跟踪制度、正常的考核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同时,完善成本指标的评价,将其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提高到20%,使成本与经济效益挂钩。其次,要对期间费用进行科学预算,从各单位的资金占用到各部门的电话费、办公费、招待费,落实到部门、部门和个人,把成本控制延伸到企业每一位员工。资本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要“量入为出”,编制现金预算,实行日计划、周调度的统一管理,提高现金回报率,减少资金占用。(3) 制定合理的配套管理制度。**公司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并颁布了《预算管理细则》,明确了预算要求、产品和材料购销、支出、非生产性支出,分公司(车间)技改及设备大中型修理支出权限,使之成为实施预算管理的“宪法”。根据预算管理规定,各单位制定了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指导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一套多层次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来,国有企业和企业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预算受限,企业内部团结度差。但也有一些国有企业做得很好,如**铸管、宝钢、邯钢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依靠集体预算的统一协调,完善机制,规范运作,加强管理。企业预算管理是国外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这种现代管理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首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现代水平的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投资者、经营者与各部门、员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更加复杂的变化。如何有效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强有力的预算控制手段。其次,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需要严格有效的预算管理。要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仅靠单一的资产管理法律和制度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必要的预算手段。否则,资产管理将脱离预算管理,成为空中楼阁。第三,优胜劣汰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需要具有法律效力的预算管理。任何一个预算管理松懈的企业,必然会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源泉,注定会在低效低效中失败。如果企业真的严格预算管理,责任、权利、利益就会明晰,就不会有太多的“懒”部门和“懒人”。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离不开规范的预算管理。可见,大中型企业学习铸造管理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预算管理的本质是什么?(1)对企业预算管理本质的认识首先,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利控制管理,是一种机制安排。预算不等于预测或计划。预算制定后,就像企业的“章程”,每个责任单位都要执行。预算本身并不是目的。预算的目的是控制。预算以表格形式体现各责任单位的权利。这种分权是建立在不失去控制的最小限度的基础上的。预算是权力控制者采取的一种合理方式,即明确各单位的权力范围,以实现整体利益。在这个范围内,预算单位既有权利也有义务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大多数不能做,少数不能做。因此,预算的决定性作用在于权力控制。这种权力控制是通过机械化的程序形成的一种制度控制,是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预算可能是形式主义和空洞的。**铸造厂管理层制定的《预算管理细则》权责明确,“违者追究”,很好地体现了预算权力控制的内涵。第二,预算管理是一种具有全面控制能力的“全面预算”管理。企业预算不仅是由企业销售、采购、生产、利润、现金流量等单项预算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也是企业的整体“作战计划”。是年终奖惩的标准,是激励约束体系的核心。通常以企业的目标利润为预算目标,以销售前景为预算编制依据,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和企业生产经营因素,按照目标明确的原则,论述并通过企业最高权力机关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经营思想、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和经济责任的制约依据,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并对各项预算进行统一一般预算制度,都是“全面预算”。它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更是对企业的全面综合管理,是一种具有综合控制和约束力的机制。**铸管预算管理成功的根本原则在于全面预算原则的贯彻和合理运用。通过预算管理,实行“产权明晰、权责明晰、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公司制度,加强预算管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