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上借1000元逾期不还法院怎么判? |
释义 | 因为1000元,近日,向某成了市二中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的一员。从此,他的个人征信记录上将被记上不光彩的一笔。 向某,奉节县人。2017年11月,他在网上通过手机软件借款1000元,借款期限为2017年11月至12月。按照协议,他需要在约定期限偿还借款本息共计1010.5元。 然而,到了还款期,向某却未按照约定偿还任何借款本金和利息。于是,本案申请人在当年12月向浙江省衢州仲裁委申请仲裁,经仲裁裁决,被执行人向某应当支付借款本金1000元,利息10.5元,并支付逾期还款利息及仲裁费。 仲裁裁决生效后,申请人向重庆市二中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该院依法对被执行人向某进行了财产调查、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鉴于向某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如何避免自己成为“老赖”呢? 1、按时归还欠款。 按时归还欠款其实是最经济的还款方式,如果被执行人拒绝按时还款,不仅需要交纳贷款逾期利息,还需要支付相关的仲裁费、执行费等费用,甚至还可能因为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被判处刑罚,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也影响了自己的家庭。一个人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逃避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按时归还借款或贷款,才是做人的根本。 2、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行为。 暂时性的资金紧张在当今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当事人如果按时归还欠款存在一定困难,但只要有积极配合法院执行行为的意愿,敢于面对问题,愿意制定出还款计划,与对方达成执行和解,而不是“东躲西藏”的,人民法院都会充分考虑被执行人的实际处境和困境,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努力促成执行和解。 此外,人民法院还开辟了执行悬赏通道,申请人通过支付一部分悬赏金或者购买执行悬赏保险,人民法院就可在多个平台发布执行悬赏公告,借助网络和社会的力量查找被执行人下落或有效的财产线索,人民法院将依法保护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举报信息经查证情况属实的,举报人还将获得执行悬赏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