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现在有人打着物联网在微信招摇撞骗会如何处罚?
释义
    一、现在有人打着物联网在微信招摇撞骗会如何处罚?
    犯本罪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情节严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几种情况:多次进行招摇撞骗的;招摇撞骗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骗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等等。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二、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主要区别如下:
    1、客观要件不同。前者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后者客观方面含两个基本条件1.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2.行为人必须有招摇撞骗的行为。
    2、手段不同。前者的手段并无限制,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进行,由此骗取被害人信任;后者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
    3、行为人犯罪的目的不同。前者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后者行为人的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目的的内容广泛得多。
    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不同。前者构成则要求只有诈骗数额较大;后者构成对所骗取的财物数额没有什么要求。
    三、招摇撞骗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这是本罪同侵犯财产权利的诈骗罪的主要区别之一。尽管行为人的撞骗行为也可能骗取财物,但由于行为人采用的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手段致使人民群众以为这些不法行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九
    因而直接破坏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的活动。这也是本罪特殊的、实质的危害所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其犯罪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这里所说的非法利益,不单指物质利益,也包括各种非物质利益,例如,为了骗取某种政治待遇或者荣誉待遇,甚至是为了骗取 "爱情",玩弄异性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公民会使用到微信这个平台,那么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也是会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欺骗或者隐瞒真相等手段来进行招摇撞骗行为,这一行为不仅会严重危害到其他公民的合法利益,同时也是会对社会大众的公共治安造成恶劣的影响。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6: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