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党员因故意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会开除党籍? |
释义 | 推荐: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 刑事和解 ? ? 刑事谅解书 ?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 刑事案件管辖??? 刑事诉讼 在大学很多人都想入党,党员的身份在后来找工作也会加分,虽说党员与普通公民有一定的不同,但是权利是相同的,党员犯了罪会不会影响他的党员身份,被开除党籍,那么党员因故意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会开除党籍?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了解一下吧。 一、党员因故意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会开除党籍? 根据违法程度与过错性质由所在党组织给予相应的处理,一般不会。 第十条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撤销党内职务; (四)留党察看; (五)开除党籍。 第四章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 (一)因被依法判处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单处或者附加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二、故意犯罪的分类 1、直接故意犯罪 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此处的“会发生”包括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两种情况。其次,这里的危害结果是相对确定的结果。再次,某些直接故意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一些特定事实。 2、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希望发生的危害结果与其明知会发生的结果须同一。 3、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行为人想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愿望。这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一致的。 4、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倾向是单向的。即要危害结果发生,一旦危害结果没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心愿的。 2、间接故意犯罪 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对明知可能发生的结果既不是希望其发生,也不是希望其不发生,而是任其自然,发生不发生都无所谓。 2、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仅限于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 3、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犯罪目的,因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与犯罪目的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要求不相符。 4、间接故意犯罪只有构成与不构成之分,而不存在完成与否的问题。 根据小编的介绍,大家应该对党员因故意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会开除党籍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吧。党员有相应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当党员做出了危害社会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时,在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也会被党员内部做出相应的处罚,甚至开除党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