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保护知识产权颁发了那些法律?
释义
    一、保护知识产权颁发了那些法律?
    《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知识产权”。
    《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
    高法院、高检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合同法》第十八章“技术合同”。《对外贸易法》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
    《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
    《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
    二、类型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
    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
    (一)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通常我们说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作品登记。
    (二)工业产权
    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由此看来“产业产权”的名称更为贴切。主要包括专利权与商标权。
    三、知识产权权益
    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
    (一)人身权利
    按照内容组成,知识产权由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部分构成,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即为精神权利。
    (二)财产权利
    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四、主要特点
    (1)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
    (2)知识产权具备专有性的特点。
    (3)知识产权具备时间性的特点。
    (4)知识产权具备地域性的特点。
    (5)大部分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法定的程序,比如,商标权的获得需要经过登记注册。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在近几年中也是不断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公民会重视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因为知识产权也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所以在保护时也是需要收集和保存各类的证据,如果知识产权被随意的侵犯后,不仅会危害到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是会影响到社会的治安秩序。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04:12